統籌防汛抗旱 保障人民安全
訪談主題:8月17日網絡集中對話:統籌防汛抗旱保障人民安全
訪談時間:2023-08-17
訪談嘉賓:陳軍超劉睿吳鋒陳文凱
訪談背景:據報道,今年8月樂山市自然災害風險水平較常年總體偏高,受高溫和強降雨影響,主要自然災害種類為山洪、地災等,這些將對群眾生產生活、交通運輸、通信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造成不利影響,樂山進入防汛抗旱關鍵期。那么,我市防汛抗旱究竟面臨哪些嚴峻形勢?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應急救援部署如何?這些成為廣大網友和市民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為此,樂山新聞網海棠社區特別邀請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市應急管理局等相關部門有關領導,走進海棠社區會客廳,圍繞廣大網友關心的防汛抗旱保供等相關工作,與網友進行線上集中對話。
1.零食分你一半: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防汛的一些有關知識嗎?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關注預報預警,做好防和避。預報主要是天氣預報、洪水預報;預警主要是暴雨預警、山洪災害風險預警、地質災害風險預警、洪水預警。防和避主要是做好各項應對準備,必要時采取提前轉移避險和臨災避險措施。具體措施有很多,時間有限,一時半會也講不完,主要靠大家平時要多學習積累。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住建領域:注意涉水安全,注意井蓋松動。劉睿(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災害防治科科長):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的角度,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經驗體會。一、地質災害孕災地質環境情況。我市地處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過渡地帶,93%的國土面積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在降雨及人為工程活動的影響下比較易引發地質災害。二、地質災害隱患空間分布情況。我市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災害類型為滑坡(占比60%)、崩塌(占比35%),有少量泥石流(占比3%)和地面塌陷(占比2%)。三、地質災害時段分布規律。我市絕大部分地質災害,集中分布在5-9月雨季,主要原因是滑坡、崩塌兩類地質災害均與水的作用密切相關,與年降雨量集中產生時段一致。所以汛期也是地質災害防治關鍵時段。
2.逆風的蒲公英:請有關部門介紹一下從汛期期間,從責任落實、隱患排查、響應聯動、配套設施等方面的介紹?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并不是開始于汛期,實際上上年汛期結束就已經在開始部署下一年度防汛抗旱工作。主要包括水毀工程修復和新建(如翡翠堤防、岷江航電庫區堤防等)、汛前設施設備巡檢維護(雨水情監測設備和預警設施)、隱患排查治理(汛前排查176個、6月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211個以及四不兩直督導375個問題)、責任制落實(包括1237個山洪災害危險區、220座水庫、419個地質災害隱患點、20個住人河心洲壩、350座電站等在內防洪重點部位全部落實防汛責任人并在樂山日報公示)、預案編制修訂(市、縣總體預案、部門專項預案、各重點對象防災預案共同組成全覆蓋預案體系)、隊伍物資準備(一主兩輔消防救援隊伍19支483人,基層應急隊伍1521支2.5萬余人,專業搶險救援力量37支,自儲物資22.14萬件,代儲物資50萬件)、培訓演練(5月9日全省綜合演練,山洪災害危險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水庫、河心洲壩全部完成1次以上的演練,近期舉行了直達鄉鎮的山洪災害基層防御專題培訓)、流域區域聯防聯控機制(3大流域市州級聯防聯控機制、8條市管河流縣級聯防聯控機制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汛期值班值守(監測預報預警、會商研判、指揮調度)等。劉睿(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災害防治科科長):今年,全市落實328名縣級領導包132個鄉鎮(街道)、1274名鄉鎮領導干部包1371個村(社區)、7832名村(社區)干部包11296個組、聯保體16742個,防災減災網格員8351人。6月全市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市防汛減災領域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排查各類風險隱患211個,已全部完成整改。7月17日開始,開展成都大運會安全防災應急全覆蓋和蹲點督導,11個市級綜合檢查組發現一般問題隱患287個,完成整改244個;省第十綜合督導組發現問題隱患273個、完成整改246個。
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樂山發生強降雨時候,路面積水會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這方面應該如何排除呢?
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按照標準,路面積水產生后,只要自然排水時間不超過1小時,深度不超過10公分算正?,F象。主要通過清掏樹葉、垃圾堵塞的雨篦子等措施自然消除,極端情況下會安排抽排水設備同步開展排水工作。樂山市現有排水管網通過這幾年管網改造,能滿足暴雨期間排水需要。另外,通過工程措施,近3年來消除了20個易積水路段,如嘉定路改造等,建設更大口徑排水管網,提高排水能力。排水管網維護單位也加強雨前,雨中,雨后巡查工作,及時發現因強降雨出現的,道路積水,井圈井蓋松動等問題,并做好警示工作,暴雨后及時恢復。同時,采用五防井蓋及雨篦子避免出現井蓋缺失情況發生。窨井蓋也同步加裝了防墜網,盡管如此,仍建議下雨積水期間,市民盡量不涉水通行。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一是敬畏自然,牢植安全意識。二是關注天氣預報,調整出行計劃。三是不要涉水過河,置生命于險境。四是路上開車控速、亮尾,就近離開高速或進入服務區躲避;步行避開低洼積水或者情況不明路段,盡快到安全場所躲避。
4.筆尖的墨痕:樂山的防災減災救災的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一、開展防汛減災應急演練。今年以來我市共開展防汛減災實戰演練80余次,共計2萬余人參加演練。二、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今年5月12日,市減災委在樂山新廣場組織開展“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主題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活動。通過發放防災減災科普手冊向群眾普及暴雨、地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各類自然災害以及安全用電、燃氣泄漏應對等知識。累計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參與答題活動群眾千余人。三、開設防災減災廣播宣傳專欄。市減災委辦公室與樂山廣播電視臺旗下音樂交通頻率(FM100.5)合作制作了一檔應急知識公益宣傳欄目《喜哥講應急》,在每周一至周五和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安全生產月”等重要宣傳節點欄目滾動播出。欄目邀請應急管理、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專家、學者,面向人民群眾宣傳普及自救互救和綜合防災減災知識技能、講解森林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群防群治工作。四、全力推進救助工作。今年全市累計發放冬春救助資金1490萬元,惠及4.74萬戶9.72萬人;發放干旱災害生活救助資金3316萬元,惠及6.67萬戶11.05萬人。
5.懷念小時候:樂山在加強城市內澇防御應對,以及內澇監測研判方面,是如何做的?
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加強部門聯動,氣象部門、自然資源等發布預警后,根據不同預警級別采取不同應對方式。人防,市區聯動,市中區網格員。點位長。市局加強巡查。技防,今年打算建設窨井蓋及內澇平臺建設,通過加裝液位傳感器、視頻監控等方式,監控路面、下穿、低洼地點積水檢測。發現積水、內澇、窨井蓋冒水等現象,點對點消除,除少數地勢低洼地帶以外,樂山市現有排水管網通過這幾年管網改造,能滿足暴雨期間排水需要。主要通過人防加技防方式應對內澇防御,通過信息化加強內澇監測研判。今年,我市也成功申報為省級海綿城市十點,正加強海綿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雨水儲存,調蓄及排放能力。
6.那點破事:在防洪防汛工作中,負責指揮部的后勤保障及防汛一線的統籌調配很重要,這方面是如何做的了?
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如果汛期出現較大強降水過程,發布暴雨預警、啟動應急響應或突發事件發生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市級有關職能部門會自動分為前后方指揮部,后方指揮部按規定入駐指定場所,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協同響應,高效處置,全面負責指揮部的后勤保障,前方指揮部的綜合協調組、搶險救援組、技術保障組等十一個專項工作組組長負責協調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共同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前后方指揮部隨時處于溝通交流狀態,確保信息的正確性和處置的科學性。
7.愛吃豆瓣的魚:請有關部門介紹一下,針對汛期樂山的應急處置能力完善不,如何保障的?
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各位市民朋友們請放心,樂山在汛期的應急處置能力還是相當完善的。首先,在體制機制建設這方面,最近幾年,每一年我們都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調整完善市應急委“1+21”指揮部職能職責,有效提升有關部門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領域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能力;其次,在搶險救援上,我們下足功夫,全市組建“一主兩輔”消防救援隊伍19支483人、基層應急隊伍1528支2.3萬余人,統籌涵蓋航空、礦山、?;?、通信、電力、供水、醫療衛生、城市內澇、道路交通、社會力量等多種應急救援力量的33支專業搶險救援力量。自儲、代儲帳篷、折疊床等生活類救災物資97.4余萬件(套),前置生活類救災物資155345件,完全滿足搶大險、救大災需求;再有呢,我們有完善的區域聯動機制,我市分別與雅安、宜賓、自貢、眉山、涼山州緊鄰五市州建立跨區域防汛減災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并簽定協作協議;會同宜賓市、瀘州市、自貢市、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簽署《川南經濟區“十四五”一體化發展城市間應急物資支援調撥暨預警信息共享協作協議》,真正做到“上游下雨,中游吹哨,下游避險”;最后,每年我們都會舉行應對暴雨洪澇災害應急實戰演練和桌面推演,演練從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應急響應、響應結束等流程和搶險救援、群眾安置、物資調配、醫療救治、新聞發布、排澇處置、災后處置等環節,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操性,有力保障了大災來臨時的有效應對和應急處置。
8.眉目笑語:前段時間四川雅安魚鱗壩突發洪水,多人被洪水沖走,我們樂山的網紅魚鱗壩也深受市民、游客的青睞,請問相關部門有沒有積極應對防汛抗洪工作?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正如大家在網上所見,水務部門對于江河洪水以及山洪災害的防御作了很多工作,比如發布洪水以及山洪災害風險預警,針對每次暴雨洪水過程應對提出指導性意見,督促基層政府和相關責任人開展監測巡查、組織受威脅群眾提前轉移避險等。針對山洪災害,我們提出了基層防御“六查六到位”工作要求,還開展了轉移避險措施落實專項行動;針對網紅耍水野游點,我們專門發文要求落實屬地和經營業主主體責任,制定預案、落實避險轉移等各項安全管控措施。這些措施不僅針對魚鱗壩游客,也包括夜晚在江河溪溝釣魚、耍水的群眾。雅安魚鱗壩事件對大家都是一種警示,我們希望廣大群眾能夠敬畏大自然,牢植風險意識,常懷底線思維,當好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9.劍斬紅塵:防汛抗旱一直是夏季的熱點話題,針對農業生產,樂山是如何做好抗旱工作呢?
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去年伏旱連冬干,抗旱用水較多,水利工程蓄水虧空嚴重。今年全市召開過5次蓄水保供工作會,下發了一系列文件進行安排部署,建立片區責任人包干工作機制,在各村級片區落實縣級責任人,制定片區村“一村一策”保供措施。搶抓降雨有利時機,采取蓄、引、攔、提、調等舉措,全力保障農業生產用水。
10.心已不再天真:防汛救災避險很重要,請問能不能給我們普通市民講解一些應急科普知識?
劉睿(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災害防治科科長):常見的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記牢以下防災口訣:地質災害危害大群測群防最重要滑坡之前有征兆特大暴雨警惕高一是災前水要渾二是房屋要變形三是坡后拉裂縫四是坡前突鼓包五是池塘水沒了滑坡要往兩側跑崩塌之前征兆小路過陡崖注意了房后孤石要小心經常查看有必要泥石流的危害大岸邊居民高處跑天氣預報請關注
11.情絲指間繞:請問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避免城市出現內澇?下水道排水能力怎么樣?
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避免城市內澇的最佳辦法是加大排放口建設,提高排水能力,及時將雨水引導至河道及時排放。我市的下水到排水能力完全可以應對暴雨。排水順暢的情況下,更應關注外洪入侵,如2020年的818事件,實際上洪水頂托導致水高城低導致的倒灌引起,城內的水無法排入江河,江河水倒灌城市造成,因此除了一味的提高內澇排放能力,也應將江河防倒灌措施一并考慮。
12.紅塵一落笑誰癡:請問面對防汛抗旱,我們樂山應急物質儲蓄充足嗎?都有哪些呢?
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樂山在應急物資儲備方面是做好充分準備的?,F在通過自儲、代儲相結合方式儲備帳篷、折疊床等生活類救災物資就有97.4余萬件(套)。已經前置生活類救災物資155345件,其中市級前置區縣物資6247件,縣級前置鄉鎮物資149098件。
13.鬼火沖:之前有網友在網上說水稻田沒水了,結果是水渠堵了,灌溉工程在有沒相應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呢?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地水利部門和灌區管理單位在春灌前會根據用水需求,制定春灌用水計劃和應急預案。水利工程渠道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各縣(市、區)水務部門和水管單位負責對灌區骨干渠系進行維修、整治、清淤,確保春灌期間用水暢通。末級渠系由鄉鎮設立的專管機構或由群眾管水組織管理。
14.開心因你起:因為之前的一輪暴雨,樂山到處都出現有垮塌的情況,我們是就這樣平穩度過夏季了嗎?還是會繼續發生地質災害呢?
劉睿(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災害防治科科長):地質災害的誘發因素有很多,受地形地貌、地質結構及降雨地震等外力因素影響以及人為工程活動均可引發地質災害,雖然降雨是誘發地質災害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也受其他外力因素影響發生地質災害,所有我們要有全年防范地質災害的準備,特別是汛期還沒有結束,今后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15.人潮擁擠:今年看到好多“七下八上”的說法,就說八月初的雨水比較多,那到了八月下旬是不是又會跟去年一樣干旱?我們的農業用水是否有保障?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氣象部門預測8月降雨量較常年均值偏少1~2成,但期間有6次明顯降水過程。各地水務部門一直在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搶抓降雨有利時機,積極攔蓄雨洪資源,做到“應蓄盡蓄、及時補蓄”,目前水利工程蓄水量2.45億立方米,占年度計劃蓄水3.16億立方米的78%。后期也會結合水利工程蓄水情況,動態調整“一村一策”保供措施,確保農業用水安全。
16.名字太麻煩:今年夏天還沒到,看到好多樹木都“剃頭”了,是為了減少暴雨帶來的危險嗎?能給我們科普一下這樣做有啥意義嗎?
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樂山城區行道樹生長條件有限,樹形高,冠幅大,可以去孽枝、短截、疏枝等形式修剪其內堂枝、病蟲枝、低矮枝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木良好生長。通過整形修剪降低樹木高度、減小樹木冠幅、調整樹木重心,減小樹木倒伏機率,促進樹木煥發新生機,改善周邊住戶采光條件,提升道路景觀。今年以來整形修剪約2500余株。進入汛期以來,我局下屬單位綠保中心結合日常維護和巡查工作對維護管理范圍內的行道及公園綠地喬木約4.7萬株進行了安全排查,發現老城區樹木普遍存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無法對稱生長,且逐年傾斜生長易倒伏的發展趨勢,其中以小葉榕情況尤為嚴重,其樹齡均約30年,每年汛期受大風大雨天氣影響時有倒伏,個別日常狀態下偶有倒伏。近3年來,已經處理的老城區倒伏小葉榕約18株;僅今年5月,濱河路就兩次倒伏小葉榕,造成1名過往行人擦傷。隱患原因分析1.生長立地條件差,造成傾斜生長、重心偏移。部分行道樹生長的人行道最窄不足2米,距離建筑物太近,缺乏合理立地生長條件、空間,導致樹木只能向外傾斜生長,樹木重心普遍偏移。2.根系淺弱、抗風能力差。小葉榕屬淺根系植物。多年來因原有根系、新建樹池空間小等原因,破壞了樹木地下生長條件空間和原有的穩固支撐力量,致使樹木根系難深入地層、不發達,地上和地下部分無法良好對稱生長,存在“頭重腳輕”的情況,缺乏抗風抗倒伏能力。3.部分樹木根部或內部腐爛。受周邊生長條件、地下透水透氣不佳等環境的影響,之前倒伏的小葉榕根部和樹干中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爛,而根部和樹干中心腐爛程度,在日常維護中難以直觀發現及準確判斷。因此建議,車輛和行人下雨時避免樹下長時間逗留,發現樹木險情及時告知社區,社區聯系我們處理。
17.ヅ無珂掫玳ぎ:之前新聞里說,我們樂山有些地方會出現旱情,請問現在有沒這種情況發生呢?如果發生旱情,我們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今年高溫天氣多,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特征明顯。水務部門一直在搶抓降雨有利時機,采取蓄、引、攔、提、調等舉措,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落實“一村一策”保供措施,在一些旱情特別嚴重地區組織應急送水,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18.用盡了熱情:夏季雨水特別多,請問有關部門都做了哪些防汛準備工作?
咼峰(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之前已經回答過這方面的應對。完善預案,清掏排水管網,儲備防汛物資。以及排水設備的檢修,應急演練,與下屬區縣做好城際支援的準備。陳軍超(市水務局四級調研員):之前幾個問題已經提到過。前面已經提到過,包括巡檢維護、隱患排查、預案編制、培訓演練,聯防聯控等。一是加強值班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二是會商研判。定期會商,提前做出趨勢預測(每月、每周)。三是發布預警。第一時間傳遞洪水預警和山洪災害風險預警。四是啟動應急響應。劉睿(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災害防治科科長):一、及時發布汛情。今年以來和市氣象部門聯合發布的地質災害風險汛情,共計17次。二、轉好轉移避險。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組織轉移避讓1.6萬余人次。三、落實會商調度。市自然資源局和市氣象部門、市應急、市水務部門聯合調度研判。四、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五、持續隱患排查。汛前、汛期、汛中,不間斷的安排,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六、突出問題整改。七、專項督查。八、強化警示教育。陳文凱(市應急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按照樂山市12個減災100%的要求,全市落實328名縣級領導包132個鄉鎮(街道)、1274名鄉鎮領導干部包1371個村(社區)、7832名村(社區)干部包11296個組,防災減災網格員8351人。在應急方面,對于防汛的準備,統籌隊伍建設,搶險物資的儲存,全年不間斷的值班值守。